2月24日,珠海市拱北海关对外发布消息,侦破一涉自贸试验区走私酒类系列案,合计案值逾10亿元人民币。 经查,以张某某为首的某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低报价格方式将境外酒类等货物申报进口进入自贸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然后由跨境电商平台伪报贸易性质将货物走私进境。 此后,该系列案共刑事立案8起,查证走私进境保税洋酒、白酒、葡萄酒共计100余万瓶,从现场流出的视频来看涉及的酒款有轩尼诗、马爹利等品牌,合计案值逾10亿元人民币。去年12月19日,拱北海关缉私部门移送审查起诉了其中5起案件。 据了解,拱北海关缉私部门2024年全力开展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共立案侦办涉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走私犯罪案件44起,案值13.67亿元;行政处罚案件13起,案值114万元。 拱北口岸,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因其毗邻澳门而成为商贸活动的热点区域。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口岸日常人流密集,同时也为走私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走私分子常利用频繁往返于粤澳两地的人员和车辆作为运输工具,尤其是通过雇佣经常过关的个体携带葡萄酒等商品。 这些所谓的“水客”通常携带合法限额内的葡萄酒入境,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逐步累积,从而规避海关监管,增加了海关缉私局打击走私行为的难度。 不难发现,茅台、轩尼诗、拉菲、木桐、奔富这类流通性很强的知名酒水,由于境内外的价格差异大,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但这些想趁机“捞一把”的不法分子,最终都会在“阴沟里翻船”。
来源:广州日报、新华网